-
百解藤
中药材“百解藤”。别名:金线风、凉粉藤、寄山龙、山豆根、青藤仔、蛤仔藤、金锁匙、独脚乌柏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、石山灌丛、林缘或草丛...…
-
百蕊草
中药材“百蕊草”。别名:一棵松、凤芽蒿、青龙草、珊瑚草、打食草、石菜子、松毛参、小草、白风草。性味:辛、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解署...…
-
皮袋香根
中药材“皮袋香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2300m的松杉林下及山地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中部及南部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...…
-
百草霜
中药材“百草霜”。别名:锅底灰、锅烟子。性状: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,手捻即为细末。质轻细,似霜,随风可以飞扬,入水则漂浮而分散。无臭,无...…
-
百药煎
中药材“百药煎”。出处:《本草蒙筌》。性状:为灰褐色之小方块,表面间有黄白色斑点,微具香气。归经:①《本草求真》:…
-
百齿卫矛
中药材“百齿卫矛”。别名:扶芳木、竹叶青、山杜仲。出处:始载于《四川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中杂木林、竹林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...…
-
皋芦
中药材“皋芦”。别名:过罗、拘罗、物罗(《南越志》),瓜芦(陶弘景),苦艼(《南越笔记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...…
-
皂荚子
中药材“皂荚子”。别名:皂角子(《千金方》),皂子、皂儿(《博济方》),皂角核(《妇人良方》)。出处: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…
-
皂角刺
中药材“皂角刺”。别名:天丁、皂丁。性状:本品为主刺及1~2次分枝的棘刺。主刺长3~15cm或更长,直径0.3~1cm;分枝刺长1~6cm,...…
-
百蕊草根
中药材“百蕊草根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功能主治:《本草图经》:…